数据链路层

网卡:

网卡上面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网卡将计算机信息的并行传输,转为串行传输,发到网络上
网卡包含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功能

链路管理

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帧定界

用标志字段F来标记起始结束位置

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等技术实现

差错控制

靠CRC检错,一般就是FCS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

使收方能区分控制信息和数据

透明传输

通过“零比特填充法”等技术使信息里不论包含何种bit组合都能够传输

寻址

MAC寻址

关于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都有流量控制协议

数据链路层保证每个帧都收到,而不丢失
但是其上层网络层不提供可靠服务,(如收到帧之后丢弃)
所以传输层又用流量控制保证数据包能够完整无误的接收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

为防止发送端发出的帧传输过程中有错误或者丢失,接收端每收到一个帧就回发确认帧
发送端会设置超时计时器,超时后自动重发帧
确认帧携带的是对n+1帧的请求。说明收到n帧,请求发n+1帧。

连续ARQ协议:automatic repeater quest 自动重传请求

发送端多个帧一起发,然后等待确认,接收端一个帧一个帧的接收,并回复确认帧,
如有遗失,则从遗失的帧开始再重新发。
这里涉及到对帧的编码,发送窗口大小,接收窗口大小

对帧的编码用n=3个bit来编码,则能编8个帧
发送窗口最大 2^n-1   也就是7
接收窗口最大2^(n-1)  也就是4

这里还有一个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选择重传ARQ协议:

发送端多个帧一起发,然后等待确认,接收端多个帧一起收,然后检查有无遗失,
有遗失则让发送端发遗失的帧,而不用再发遗失后面的已收到的帧

数据链路层帧结构

HDLC帧

帧结构:地址——–控制———信息———FCS

1B          1B                                  2B

控制字段3大类:信息帧、监督帧、无编码帧

信息帧:就是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等。
监督帧:用于ARQ协议,如发哪个帧,暂停发送帧,拒绝某个帧之后的帧

监督帧不含数据信息,长度48bit

无编码帧:控制作用

PPP帧
PPP 提供了不同网络层协议同时在同一链路传输的多路复用技术
如拨号连接就是用这个协议。
帧结构:地址——–控制———-协议———-信息———FCS

1B           1B               2B          <=1500B          2B

地址:全1字段,由于是点到点,所以地址没什么用
控制:表示不使用序号,也就是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协议:标记不同的协议。还有控制功能。

以太网帧

帧中继帧

ATM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