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时势、对当代怪现象的分析,提出很多建议。
作者倡导建立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最核心的是要求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实现民主、民生、民权,使百姓能安居乐业、有尊严的生活、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利。
本书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分析当前形势:
现代化的建设,已经走过了170多年。
当前虽GDP高速增长,但不可持续;
改革形势倒退;
财富和人才外流;
对外关系羸弱,无法守住民族利益;
腐败日盛,仁义充塞,社会矛盾严重尖锐化,民怨沸腾,危机四伏,立国根基不稳。
对三反五反的批判:
新政权建立伊始,就蔑视法律,任意侵犯人权,
对事只问结果,不重程序,负面影响深远
等等
文章最后提出要建立有监督权力的机制,使得公权力能够受到监督。
对出现的问题要穷追不舍,查请问题所在
对腐败:
提倡放开对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的限制,使全社会都来监督腐败。
对歌功颂德:
提倡反颂圣,恶迎俗。
并要求给与大众知情权,不能内(大众)外(国际舆论)有别
谈收容制度的关键:
说明执法问题比立法更严重。
对新闻媒体:
放开舆论,开启民智,并使之能成为社会净化剂。
对于国体:
关键在于立宪,而不在国体和名字,即使名字是共和的,照样专制,没有民主的话,比君主立宪还不如
对于文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大陆的中华文化出现断裂,而今文化又受政治化之害非浅
教学,应该陶制情操、提高修养和底蕴,培养思想、审美、人格和情操;培养一个合格公民而不是臣民。
对大学评估:
建议从根本上取消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的评估。以免大学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的一科。
对学术界:
希望能够守住学术界这块净土。
大学文科:
应该已培养大儒为目标,而不是培养政客。
人格:
要提高人格觉悟,呼唤人的良知。
对媒体:
错别字和剧目对中华文化毒害匪浅。
人权高于主权是必然。
把主权高于人权绝对化是逆潮流而行。
一个人要坚持信仰,不要做汪藻之类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