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sm是为了节省ip地址,达到减少网络流量,有利于汇总的目的
支持vlsm的就是无类路由,有类指的是abc类
IP寻址除错

ping 127.0.0.1 不通  是协议问题
ping本机地址不通    是网卡问题

子网

掩码只能到/30,因为需要1个IP表示网段,1个IP表示广播地址

/29 知道块地址就好算了

主机数量:32-29=3—>2^3=8—>8-2=6
子网数量:29-24=5—>2^5=32  或者   256/8=32
子网掩码:/29:32-29=3—>2^3=8—>256-8=248
反码计算:/29:32-29=3—>2^3=8—>8-1=7

变长子网掩码(VLSM)

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网络效率,节省IP资源,用于无类路由协议

汇总:用于精简路由表

IP寻址除错

ping 127.0.0.1 不通  是协议问题
ping本机地址不通    是网卡问题

摘录
(config)#ip subnet-zero

TCP标志位:

URG 紧急指针,告诉接收TCP模块紧要指针域指着紧要数据
ACK 置1时表示确认号(1为合法,为0的时候表示数据段不包含确认信息,确认号被忽略。
PSH 置1时请求的数据段在接收方得到后就可直接送到应用程序,而不必等到缓冲区满时才传送。
RST 置1时重建连接。如果接收到RST位时候,通常发生了某些错误。
SYN 置1时用来发起一个连接。
FIN 置1时表示发端完成发送任务。用来释放连接,表明发送方已经没有数据发送了。

TCP建立连接的3次握手,断开连接的4次握手

CCNA第二章 TCP/IP简介 - leaf - ------勤解万难------           CCNA第二章 TCP/IP简介 - leaf - ------勤解万难------ 

TCP,UDP的校验是对整个数据段的校验。

虽然三层以下都是不可靠的,但是由于TCP上层就是数据流了,
所以TCP层设置了排序,校验,窗口等机制,可保证数据可靠。

IP层将世界编织成了统一的网。

二层广播,三层广播
二层广播 FF:FF:FF:FF:FF:FF
三层广播 255.255.255.255

DOD模型

过程/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层协议,非软件。

snmp是通过轮询来获取设备数据:

设备正常:接收基线;
设备故障:接收陷阱(有陷阱,数据别过来)

dhcp:发送2、3层广播

主机到主机层:Host-to-host

TCP、UDP数据段格式很重要

端口号:

用于和上层的通信
打开多个网页用到端口号,PAT用的也是端口号

0-1023特殊用,1024-65535 自定义
TCP:smtp:   25 、http: 80、dns:53
UDP:snmp:161、dhcp:67、dns:53

因特网层:Internet

IP报头格式很重要
协议号:

用来确认IP数据包中数据的用途,并将数据提交给该协议使用
协议可以定义上层协议和本层协议(网络层协议)

ICMP :   1
TCP:      6
UDP:    17
IPv6:    41
EIGRP:88
OSPF: 89
STP:  118

ICMP、ARP、RARP、IP多属于这层
ICMP先封装到IP再封装到帧,ARP直接封装到帧

ARP发送2层广播
ARP:       IP-> MAC
RARP:     MAC->IP
代理ARP:解决网关坏了之后的数据发送问题(相当于备用网关)

网络接入层:Network access

DHCP寻址过程

客户机发送2层、3层广播
由于目的端口:67,路由器将此请求发送到DHCP服务器
DHCP服务器发送IP地址给客户机

注:DHCP使用udp进行连接

IP地址

A类:0
B类:10
C类:110
D类:1110

关于冲突域:全双工也是一个冲突域,只是永远不会有冲突而已。
TCP的窗口:是通过计算字节数来量化大小的
二层流控和四层流控区别:

四层流控是为了保障可靠性做出的流控
二层流控是为了避免撑爆缓存而做的流控

隧道技术

这些都是二层技术,将一种帧封装到其他类型的帧当中,即是隧道技术

OSI模型
应用层:

应用层是指协议而非程序,如ftp协议,http协议等
应用层就像一个shell,shell之上的软件都需要shell才能工作,但是哪些软件不是shell

表示层:

将数据转换为通用格式。

会话层:

提供通信方式

传输层:

传输层提供:确认、排序、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的作用:防止接收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流量控制的方法:缓冲、窗口机制、拥塞避免。

TCP/UDP对整个数据段进行校验,所以可以保证数据传之前和到达后的数据是一致的
数据是从上往下封装的,所以虽然网络层是不可靠的,但是传到目的地的数据能保证是可靠的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的是不可靠的传输,而且不对数据进行校验,所以不能保证数据在IP层的时候没有出错

路由器分割广播域是因为路由器丢弃广播包
分割广播域的方法:路由器、vlan

数据链路层:

提供数据的物理传输,并处理出错通知、网络拓扑、流量控制

使用硬件寻址(二层广播:MAC广播)

数据链路层通过ARQ协议实现流量控制

LLC的工作就是识别网络层协议,
EII已经对网络层协议进行了标记,所以就用不到LLC层

桥接是软件实现的,交换是硬件实现的

交换机转发速度比路由器快是因为路由器对每个包多要拆帧再封装,而交换机不拆,直接转发

物理层:

收发比特流,主要是对线路等的要求

串扰:电磁干扰

关于MII接口:由于频率跟不上,所以就增加线路来提高传输

MII以4位半字节方式传送数据双向传输,时钟速率25MHz。其工作速率可达100Mb/s

以太网是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

冲突域是发数据之前要发csma/cd进行检测

最早是用集线器,要用到CSMA/CD,现在用交换机,一个冲突域就一个主机,用不到CSMA/CD

其他摘要

度量:metric:用于衡量网络的距离
隧道技术:将帧封装到不同类型的帧
PDU:就是加在数据前面或后面的报头、报尾

1、关闭dhcp功能
2、wan口设置为动态获取
3、lan口设置为同一网段的IP地址
4、所有网线接在lan口上

年初开始看的,计划4月底考出来的。
到现在还没看完。有时候好几个星期没碰书了。。。

看书刚开始总是简单的,看的也快,越到后面要强化的地方越多,学习就越慢
只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持续的学习下去,不然总是会半途而废的。
真正学进去了,也许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要做的,就是要保持这样的心!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
生产和商业贷款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主导的投资如果不能赢利也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并指出凯恩斯理论的严重错误。

第一章讲的是:
没有储蓄,经济就不能发展;
通过冒险和创新,创造出资本,用资本提高生产力,继而有了储蓄,经济得到发展。

资本就是工具
而经济的概念就是是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

第二章:
质疑了劳动创造价值论
认为富人致富是因为为他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使得他人收益,因而自己也收益,所以致富了。

第三章:
储蓄用于提供商业贷款,则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储蓄用于应急贷款,提高社会的抗不定因素的能力。
储蓄用于消费贷款,只会浪费储蓄。

第四章:
储蓄产生分工,继而丰富生活,促成多样化的经济,并形成服务行业。
消费只能建立再生产上,有了生产你才有东西消费。
是经济增长带动消费,而非相反

第五章:
分工和技术创新使效率提高,产量提高,价格降低,但是利润并不会降低。这在电子产品上表现尤为明显
劳动的价值取决于劳动者所使用的资本。如用渔网捕鱼和用手抓鱼,很显然前者价值更高。
另外作者指出通货紧缩是好事,使得钱更值钱,而消费者不愿意消费的原因就是价格还不够低。
问:员工失业、利润下降,如何再大规模生产,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降低价格?
促进经济增长是生产而非消费。生产的足够多,价格足够低,人们就会消费。

第六章:
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基金的目的是投资高风险而得到高回报的

第七章
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收益大于支出,才会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只是再浪费资源和阻碍经济增长
贸易使资源优化
提供就业不是经济的目的,经济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

第八章
政府的作用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公民的权利。
政府的支出全部源于税收,而税收源于人民,所以纳税人才是决定税款怎么花的人,而不是政府人员。
主权在民,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第九章
选举的弊端是为了讨好选民可以夸夸其谈而不用负责
由于纸币是没有价值的,所以纸币的增发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元凶。
本来生产力的提高可以降低价格,但是由于纸币的增发所以被抵消了。

第十章
通货膨胀其实就是滥发货币的结果。
而通货膨胀会导致储蓄的减少,而储蓄的减少又会减少投资
另外通货膨胀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而削减成本,会导致失业
经济不景气,由于手头的钱少了,所以希望这些钱能买更多的东西,所以通货紧缩可以缓解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的改革开放帮助了美国度过货币危机。而中国用美元购买资本也帮助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中国的出口导向使得美国的利益最大化了。
而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又帮助没有储蓄的美国人可以提供贷款

第十二章
中国的出口使得没有优势的美国制造业不断的外包,美国的投资重点转向了服务业
中国不断的存储美元,而非用来购买美国的产品,使得中国负责生产而美国负责消费

第十三章
纸币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货币实验,因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第十四章
美国房价的上涨是利率低下、免税政策、以小换大的贷款等原因导致的

第十五章
集体的抛售导致房价直线下划
而当前施行的经济援助政策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第十六章
政府投资不断的浪费资源,阻碍经济的发展
美元,说到底是美国筹资金的方式而已
中国内需拉动后,我们的生产我们自己消费,由于我们的生产体系很健全,
自己就能形成体内循环,根本用不着美国的消费来拉动我们的经济

第十七章
如果美元变成废纸,虽然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但是对美国确是致命的,所以美元只会贬值却不会变废纸。
第十七章说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倒是有可能美元通过狙击人民币使人民币贬值而引发中国的制造业等资产被美国收购了。

本书讲了关于分配、税收、房地产、汇率、货币政策、经济政策、发展模式和国际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关于分配
1、火车票短缺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增加运力,提高价格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引发社会矛盾
2、收入分配不均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中国当前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政策偏向非常明显
3、既然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的,就应该把利润提供给全民当福利

第二章关于税收
1、作者认为:三险一金的实施对底层有好处。但是我感觉未必,因为不是全部公司都会施行三险一金。所以惠及不到底层
2、关于税负:税负本身的高低不能说明什么,主要还是要看缴税后能得到哪些保障,哪些服务。

像西方福利这么好,多交点税也是值得的。

3、双重征税全世界都这样搞的,但是税收的高低是应该改一改的

第三章关于房地产
本章作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需求是刚性需求,
1、说未来还有多少多少亿农民要搬城里住,房价高很正常,因为供给不够。
2、限购令不能解决问题
3、由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资本只能投资房地产

首先我想弄清楚:
中国为什么要城市化?是不是先城市化,把人都迁到城里集中管理,然后富人再搬到郊区去享受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乐趣。
城市化不能提高资源配置。有限的资源永远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即使搬到城里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好的医院好的学校什么。

房价高的问题主要是金融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当投资其他收益都不如房地产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投资房地产了。
另外房地产和建筑业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房地产都是皮包公司和关系户。这样的行业怎么能把他当作支柱产业呢。

第四章关于汇率
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对中国有好处,但是前期要做的事情很多。

第五章关于货币政策
中国按货币总量来调节经济是行不通的,中国应该从调节汇率入手来调节经济。
应对通胀,中国应该眼光放远一点,而不要鼠目寸光。只为解决短期问题而解决问题,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六章关于经济政策
1、加工贸易并不能说明一定就有顺差。就像一个人赚钱越多不代表他存的钱就多。他可花更多的钱来造成逆差。
2、政府信用。当前政府和民众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
3、人口问题:中国当前的计划生育会对未来的老龄化问题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

第七章关于发展模式
1、GDP至上导致结构扭曲
2、中国模式不是特有的,人家华盛顿共识早就有了
3、政府主导经济后患无穷

 第八章关于中国责任
1、中国在承担责任的时候更应该为自己争取发言权、争取与责任想符合的利益
2、中国对外的宣传要经得起推敲,声音要统一
3、中国的发展导致全行业都和其他国家产生竞争,所以摩擦就多,如果中国能够提振内需,可以很好的缓解外部矛盾。

报考:
2012.03.01-2012.04.12,登录 www.zjrjks.org 报名并缴费(140元)

准考证:
2012.05.18-2012.05.25  登录 www.zjrjks.org 打印准考证

考试:
2012.05.26   9点开考

查成绩:
2012.06.29
http://www.zjrjks.org/ygcj\_cjcx.aspx
上午成绩:     56     下午成绩:     50
合格标准:上午45分以上,下午45分以上

11月领证书
地址:市政府 14楼 1499室

关于参考书:
看CCNA的书就好了,指定书范围太宽,又考不了几题,看了也没意思

本书通过对时势、对当代怪现象的分析,提出很多建议。
作者倡导建立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最核心的是要求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实现民主、民生、民权,使百姓能安居乐业、有尊严的生活、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利。

本书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分析当前形势:
现代化的建设,已经走过了170多年。
当前虽GDP高速增长,但不可持续;
改革形势倒退;
财富和人才外流;
对外关系羸弱,无法守住民族利益;
腐败日盛,仁义充塞,社会矛盾严重尖锐化,民怨沸腾,危机四伏,立国根基不稳。

对三反五反的批判:
新政权建立伊始,就蔑视法律,任意侵犯人权,
对事只问结果,不重程序,负面影响深远
等等
文章最后提出要建立有监督权力的机制,使得公权力能够受到监督。
对出现的问题要穷追不舍,查请问题所在

对腐败:
提倡放开对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的限制,使全社会都来监督腐败。

对歌功颂德:
提倡反颂圣,恶迎俗。
并要求给与大众知情权,不能内(大众)外(国际舆论)有别

谈收容制度的关键:
说明执法问题比立法更严重。

对新闻媒体:
放开舆论,开启民智,并使之能成为社会净化剂。

对于国体:
关键在于立宪,而不在国体和名字,即使名字是共和的,照样专制,没有民主的话,比君主立宪还不如

对于文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大陆的中华文化出现断裂,而今文化又受政治化之害非浅
教学,应该陶制情操、提高修养和底蕴,培养思想、审美、人格和情操;培养一个合格公民而不是臣民。

对大学评估:
建议从根本上取消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的评估。以免大学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的一科。

对学术界:
希望能够守住学术界这块净土。

大学文科:
应该已培养大儒为目标,而不是培养政客。

人格:
要提高人格觉悟,呼唤人的良知。

对媒体:
错别字和剧目对中华文化毒害匪浅。

人权高于主权是必然。
把主权高于人权绝对化是逆潮流而行。

一个人要坚持信仰,不要做汪藻之类的小人。